我国很多重要的节日都是农历时间,其中一整个月都是特别的节日,这个月份是农历七月,民间称其为鬼月。那么,农历七月鬼月的由来是什么?七月是鬼月要注意什么呢?和人间百态小编一起去看看吧。
农历七月鬼月的由来
农历七月,是我国民俗传说中的“鬼月”。据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一,便会打开鬼门,放出冤魂厉鬼,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关上鬼门。为了让阴阳二界的人鬼都平安,我国自古以来,便有在七月设醮普渡的习俗。
民间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、第二天、第十五天和最后一天都要进行拜祭。鬼月的禁忌也很多,不穿带自己名的衣服、不拍别人肩膀、不吹口哨、小孩老人体弱者夜晚不外出等等。
鬼月的祭祀活动:开地门
鬼月的第一天,即七月初一日,是私宅“开地门”的日子,需要祭拜。这一天鬼门关开,诸鬼来到凡间,就当是放暑假吧。祭拜有大祭和小祭。大祭就是做一桌丰盛的菜,小祭就是简单卖点水果饼干。
不管怎么样,就是表达一个敬意。敬意的全称就是敬畏之意,主要不在于敬,而在于畏,为什么畏呢,就是因为鬼神具有超能力。而且,鬼的作息时间和人相反。人在明,鬼在暗。它能看见人,人却看不见它。这就有点被迫的感觉了。否则,井水不犯河水的,无缘无故的干吗要请鬼神吃饭。
俗话说,拿人手短,吃人嘴软。这样的祭拜虽然念词为“飨食”,但言下之意是:吃了这些,就少来找我的麻烦吧。如果你是租住在他人的私宅,按道理官不修衙门,客不修店,就不用祭拜了。